在某社交平台上,明星效应更进一步催化了“撕拉片”的“社交属性”。其中,相关分享笔记有超4.5亿浏览量,一些明星同款“怼脸直拍”的教程还收获了高赞。
在杭州萧山“siamesefilm暹罗菲林”照相馆里,00后店主小舒架起一台1980年代的宝丽来“撕拉片”相机,在他的轻声提醒下,25岁的顾客安安努力向镜头呈现出最好的状态。
像安安这样,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年轻人还有不少。小舒表示,这周一开始,他就接到了七八组预约。“我的店位置其实比较偏,但是通过大家在社交媒体、朋友圈的分享有了一定名气。”
曾经因“过时”而停产的“撕拉片”,如今伴随身价暴涨却成为了“纸片茅台”,年轻人为何愿为一张“过期胶片”买单?
“撕拉片还是人像神器,也是受到热捧的原因。”小舒介绍,“撕拉片”由于使用了较高质量的化学配方和较大的感光层,往往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层次,特别适合肖像摄影,对肤色、光影和细微表情的还原更自然。
“其实从去年开。
“去年作为成人礼请朋友拍了一张撕拉片,当时只要200元,最近同一家店再去问,已经涨到360元了,明星同款的Bigshot版白底撕拉片更是要价400元。”杭州大学生小唐表示,仅一年时间,单张拍摄费翻倍。“店家告诉我,原先的价格如今可能连相纸都买不到了。”
“出片了,这就是我要的感觉!”成像的全过程,都被安安兴奋地记录下来。这张巴掌大的胶片花费329元176复古传奇,但安安说:“很值,毕竟撕拉片自带稀缺属性。”
“撕拉片,就是拍摄后需要一撕、一拉才能看到成品照片。它不像拍立得那样会马上吐出相纸,而是需要手动把相纸抽出,等待一段显影时间后再把它揭开。”小舒告诉记者,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,比起如今数字时代的快速成像,大家很喜欢这种仪式感拉满的“复古情怀”。